孩子之間互相競爭有時是自然現(xiàn)象,但有時父母的態(tài)度卻會進一步激發(fā)孩子彼此的競爭心理。尤其是面對比較讓父母頭痛的孩子時,父母難免會不經意地脫口而出“為什么你就不能像哥哥一樣用功”這類負面的比較語言。
即使是贊美,當它變成一種比較時,也時常會導致反效果,例如,父母比較寵愛某個孩子,常是因為那個孩子的性情比較好、長得比較漂亮、比較聰明或功課比較優(yōu)秀。換句話說,父母如果為孩子貼上標簽,拿孩子互相比較,就會導致孩子之間的競爭心態(tài)與行為。
當父母無意中給孩子貼上標簽,拿孩子互相比較時,必然會引起孩子的嫉妒與不滿情緒。
十歲的育安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,父母總稱贊他是“家里最聰明的孩子”,但這話聽在八歲的弟弟育民的耳里,卻很不是滋味,他總覺得父母在諷刺自己是“家里最笨的孩子”。父母的態(tài)度也激起育民想和哥哥競爭的心態(tài),除了對哥哥產生嫉妒與怨恨之外,他也覺得父母很偏心,只愛哥哥。
在建立自我與確定自己在家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過程中,大部分的孩子都會互相比較。當毫無警覺心的父母也卷入這場比較中時,無論父母所給予的評價是正面還是負面,都會讓手足之間的沖突變得更加劇烈。因此,管教孩子最重要的一項原則就是不要拿孩子互相比較!
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要讓孩子感到被關愛、受重視的關鍵,就是父母能看到孩子的獨特性。父母應該仔細觀察并找出每個孩子的獨特性,并針對那些獨特性加以贊美、鼓勵。如此一來,孩子之間的競爭自然會消失,同時也能發(fā)展出各自的專長。